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全球第一,但从3.99万亿美元的峰值跌至现在的3.01万亿,在2年半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幅度的下降实属罕见,必须引起关注。
博览研究员认为,按照2016年的外储的流失速度,2017年中国根本就“打不起贸易战”!也就不存在和川普谈判的可能性,而是未战先输!!此时此刻,节制外储流失已经如此重要,以至于64岁的“金融市长”可以辞职,而已年逾古稀的“人民币先生”却“必须在岗”!!此时此刻,以前处在灰色地带、被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资本外逃”,已经异变为“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弥天大祸!这场关于人民币的战争,已经“事关国本”!
中国人民银行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较11月底下降410.81亿美元。2016年外汇储备累计下降3198.44亿美元,储备量逼近“3万亿”关口。这个关口到底能够守多久?还需不需要守?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是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2017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积极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有分析认为,当局引导汇率贬值,用意是支持出口。到目前为止,出口仍然低迷,而进口价格大幅上升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资金外流也很严重。这种情况下,引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贬值的政策,可能需要反思和调整。
央行正面临目标选择,如果目标是保汇率,则面临外储消耗,一旦外储下降到临界点而汇率仍然存在强烈贬值预期,则面临挤兑风险;如果是保外储,则需要加快贬值和加强资本管制。
渐进式贬值对外储消耗较大,一次性贬值对微观资产负债表冲击较大。在短期虽然央行干预可以起到阶段性稳汇率的效果,但也付出外储消耗、加强管制、高估压力仍存的代价。
2016年,为守住汇率,当局付出了昂贵代价。事已至此,明的暗的措施,多少都要有的。
去年12月6日,新华社发了一个非常低调,但又很有腔调的稿件。
新华社12月6日电,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就当前对外投资形势下中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答记者问,指出对外投资方针不变,但监管部门也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将把完善中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相机调控结合起来。
啥叫非理性投资?尤其是啥叫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非理性对外投资?这稿子的针对性强得很咧!
勤劳早起四处收购影城的王健林、一口吃下国际米兰的张近东,以及为了碧桂园森林城市热销天天打广告的杨国强等土豪朋友,你们听懂了没有?以前外汇储备量大,汇率稳定的时候,想咋弄咋弄,现在变天了!新华社来敲黑板了!你们可别跟大局势对着干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刘士余炮轰完小妖精,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的宝能、恒大两大巨头,就莫名其妙地处于狗带状态了。而四大部门一咆哮,呵呵,行政手段很快就要跟上了。
现在已经把地下钱庄当卖白粉的来打击,又把香港的虚假贸易和投资性保险都卡断了,甚至连澳门的赌场都惨受牵连。
去年12月,有消息指出,继银联关闭香港保险业务消费通道之后,VISA和万事达也不再接受内地客户缴付保费。
彼时,另据彭博报道称,中国银联卡用户在澳门ATM的取款金额上限被降低一半。取款限额被降低至5000澳门元。根据澳门当局统计的数字,一个月内通过银联ATM提现的金额可达100亿澳门元,如果维持这一金额,则全年在澳门通过ATM取现1200亿澳门元(约合1000亿人民币)。
最新的动作则是与比特币有关。
1月6日,央行及其上海总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约谈了三家比特币交易所——火币网、币行和比特币中国,让其针对近期异常情况开展自查,并进行相应清理整顿。据财新报道,这是央行总部统一部署的行动。接近监管人士还透露,外汇管理局亦于当日调研了多家国内主要比特币交易平台,或为摸底近期通过比特币绕过外汇管制转移资产等行为。
外储逼近3万亿大关意味着什么?
近两年来中国外储减少9400亿美元,多少是由于居民的资本外逃导致?
2014 年6 月19 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截至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3.99 万亿美元,逼近4万亿大关,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但自此以后,这种强劲增长势头戛然而止,直至陡然逆转。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回到了5年多前的2011年3月底的水平。到2016年11月,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外储竟下降了9400亿美元。这些外汇储备到底都去了哪里?
根据国际国际清算银行的分析(国际清算银行分析主要使用的是201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中国损失的这部分外汇储备更多的是由于人民币套利交易平仓以及中国企业偿还美元债务,而不是由于陷入恐慌的中国人绝望地想办法把资金带出中国(这里被认为是“资本外逃”)。
国际清算银行称,部分数据表明2015年第四季度延续了这些趋势。该行发现,套利交易平仓引起的资金外流从第三季度的800亿美元降低至第四季度的240亿美元。然而,香港10月和11月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加快了偿还跨境债务的速度,同时境内净外币贷款的下降加快,从第三季度的下降70亿美元加快至第4季度的下降290亿美元。总之,通过“套利交易逆转”和“企业偿还美元债务”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还在延续,成为中国外汇储备流失的主力。 而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斌估计,截至2015年底的18个月里,中国的资本外流总额达到8700亿美元。他发现,其中最大的驱动因素是企业资产负债表调整,这导致了6200亿美元的外流。在朱海斌看来,这种调整主要是外币计价贷款和贸易信贷减少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套利交易逆转引起的。
导致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减少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之外,其次就是家庭的资本外逃了。据摩根大通数据统计,这种“热钱”流出在2015年迅速提速,第一季度还是热钱净流入120亿美元,之后就变成第二季度净流出170亿美元、第三季度净流出1060亿美元、第四季度净流出1680亿美元。也就会说,居民部门导致的资本外流占比较小。
剩余的3万亿外汇储备到底还有多少可供用于自由兑换?
中国到底应该持有多少外汇储备才能获得最大化收益?
这里主要采用的IMF综合指标。根据下表的预估值可知,中国能够用于应对居民换汇等非正常外汇储备的流失只有3000亿美元左右,可谓是“捉襟见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储公式:最低的外储(下限)要求是=10%出口+30%短期外汇债务+10%货币供应M2+15%其他债务。按2015年数据是:10%*2.2万亿美元+30%*6,800亿美元+10%*(139.3万亿元人民币/6.6)+15%*1万亿美元=2.7万亿美元,也就是中国最低外储要求是2.7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是2017年中美贸易战和资本争夺战首先上阵的“弹药”
中国自从2014年二季度末外汇储备达到历史的“峰值”(接近4万亿美元)后,一路下跌。2年的时间离,就将近损失掉了接近一万亿。为何央行在此时此刻才开始重点控制资金外流呢?
博览研究员认为,这主要有2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前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已经损失了接近1万亿美元左右,抛开满足正常的日常活动外汇需求外,中国可供净损失的外汇储备仅不到1万亿美元,而其中能够用于非正常损失的外汇储备仅3000亿美元。
而另一方面,2017年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中美贸易战有可能让中国产生中美贸易逆差,美元加息也导致资金加速流入美国。这两方面都在加快中国的资金外流,进而导致外汇储备短期的急剧减少。
2015年中国居民资本外流达到2500亿美元。而2016年却更为严重。按照2016年的流失速度,2017年中国就“打不起贸易战”!也就不存在和川普谈判的可能性,中国未战先输!!
此时此刻,节制外储已经如此重要,以至于64岁的“金融市长”可以辞职,而已经年逾古稀的“人民币先生”却“必须在岗”!!
此时此刻,以前处在灰色地带、被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资本外逃”,已经异变为“挖社会主义墙角”的滔天大罪!
这场关于人民币的战争,已经“事关国本”!
本文摘自博览财经专供机构的《中国首席财经》(电话:027-87780070)。
【免责声明】:本内参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本内参将不承担任何责任。